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大都有著共同的記憶,當年物資缺乏的年代,家中兄弟姊妹又多,母親做飯時除了絞盡腦汁讓料理營養美味,更重要的是要能讓孩子吃飽,曾住在桃園太武新村的任秀娟對母親的料理充滿回憶,她說「我們家人多,媽媽每次煎魚,總會讓魚的湯汁多一點,小孩再把湯汁拌飯,隔壁鄰居看到我們都在搶湯汁,也會跑來我們家一起吃。」任秀娟的母親韓素琴表示,她的拿手好菜不只有燒魚而已,「有時候煮一鍋稀飯,加五毛錢的紅白糖,如果只有白糖吃起來有點膩,紅糖不甜,但有股香味,只要我早上一煮稀飯,附近的小朋友都跑來吃,家裡門都不關的。」韓素琴笑起來很得意,這些簡單的家常料理正是代表樸實的眷村人情。